灵性家庭系统排列

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访谈: 现象学的心理治疗

2023-01-18 11:34:42 admin

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访谈: 现象学的心理治疗


   现象学是指客观地面对事物的因果关连,不试图理解、加减或改变其本质,顺其自然,接受一切如是。


【问】你一直说你的心理治疗方式运用了现象学,你自觉是属于那种流派?


【答】现象学是一种哲学方法。对我而言,是指客观地面对事物的因果关连,不试图理解、加减或改变其本质,完全接受一切。我完全顺其自然,不担心之后发生任何事,也不恐惧过程中任何可怕之事,我坦然面对,一切如是。

在家庭系统中,我望着每个人,包括那些不在现场的人,我眼中有着所有人、整个场景。忽然,我会灵光一闪,看到现象背后的真相。


比如说,我会忽然看见系统中有个小孩子被谋杀了。这时肉眼看不到的,它躲藏在现象背后。影响家庭成员行为的重要元素会浮现。这些元素未必肉眼可见,但会透过观察现象显现出来。


这种现象学的方法没有流派,也不会成为一个流派,因为它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。每个人都必须专心注视着现象,坦然无惧地面对它,才可以发现突如其来的启示。

 

【问】这种专注是否需要一种特别的模式?


【答】是的。需要有范围。我只能专注在家庭现象,或者专注在与良知和内疚感有关的现象。我需要特别集中,不可能同一时间看到所有东西,所以必须有范围。

 

【问】你是怎样到达这种境界的?你如何理解究竟在发生什么事?


【答】其一是来自经验,其次是来自解释。


让我给你一个例子吧。我以前在工作坊里做过一种实验,由参与者组成6人小组,其中5人围成半圆而坐,面对着第6人。5个人都要完全集中精神,完全醒觉,不但要看到第6人,还要看到四周的环境及更远的距离。他们望着这个人时,要带着慈爱的心情,完全放下所以是非判断,直至这人有光呈现出来。那么,每个人就会忽然抓到这个人的重要特质,而且互相感应到。同时,在过程中,每个人都能察觉第6人的明显改变。这就是说,醒觉性不单是内在感觉到,其力量亦可以从外面反映出来。参与的人都觉得这个练习很神奇。


在这个练习中,我们可以找到现象学的一些规则。首先,是醒觉性需要有爱心,接受别人的命运、接受其家庭、接受起问题。其次,是要保持一定程度的距离,要是距离太近,很难维持醒觉性。在醒觉性中得到浓烈的亲密感觉,一定要保持距离才能发生,太亲密是感觉不到的。过程中,不可以有任何个人意向,只可以任由一切发生。


【问】没有了个人意向,是否等于没有了心理投射?观察者是否没有了感觉?


【答】首先,要放下所以助人的意向;其二,是要毫无恐惧地面对所有可能威胁到观察者的事件。许多时候,当我看到一些情况并说出来时,我可能会受到威胁,因为别人可能会控诉我、批评我、对我不友善。


【问】我即时的感觉是,人若带着爱心去观察、没有个人意向时,只会看到好的事?


【答】这不一定。让我举个例吧。不久前在课程里有个年轻人,我对他的感觉是他不会活得很久,他在望着某个方向,我忽然意识到他是在望着死亡,于是我叫他向着那个方向说:『给我多点时间吧!』当他这样做时,他似乎已和某种力量取得联系。当我转述这个故事时,别人的反应却是:『海灵格在把这个年轻人推向死亡!』当然,若你只听这个故事,没有亲身经历过时,会觉得很恐怖。这就是我所讲的,要面对恐惧。


【问】你说过在这种练习中,一定要带着爱心去看对方,可是不一定每个人都有这种想法呀?有人可能带攻击性,有人可能有心理投射之类?


【答】当我与陌生人接触时,以爱心望着他们是比较容易的。爱不代表要在他们身上得到任何东西,只表示对他们没有任何主观的判断,接受他们本来如是。这好比你用同一方法望着一棵树,不管树枝怎样生长,你总会觉得树是美丽的。人也一样,爱只是认同眼前所有一切就是这样,无论如何,所有东西都是美丽的。


采用这种态度的话,你就能与醒觉性背后的因果力量、成长能量联系上。当我们在醒觉性中找到解决方案时,效果是很直接的。这时你会看见所有人的脸上都有不同的光采。


有时我也不太知道我的醒觉性是否与实况吻合,所有要测试一下。若所有人的脸色没有突然变光,我的结论无论听起来多么合理,都是没用的。若他们有光采浮现,我便知道自己已命中目标。当我和该人的正面能量和谐共处时,就能感到有些东西开始移动。一旦该人和他们的能量相连,我就不需要再做什么,一切会自然地发生。


【问】为何会这样?似乎很神奇?


【答】Jacob Steiner 曾经在书中写过,我们对事物的概念是源于与另一样事物的相对而成。意识其实是相对的。根据黑格尔的理论,每种反理论都是在削弱该理论的理论,因为它让人看到理论的漏洞。若使用相对性思维的话,恐怕我们的思维构架自然会出现相对性。当脑中想像到相反理论时,理论本身的力量就会被削弱。比如说,把爱视作恨的相反,并给予相同重要性时,爱就会给恨冲淡。要看得清晰的话,一定要放下另一边,放下这种相对性。


现象学则完全不同,思维并不是相对的,相对的东西已在我们的醒觉性中形成一体,好与坏、互相抗衡的力量都在一起。所以,我们的说话不会矛盾。当我说话时,可能有人马上与我抗衡,提出另一观点,那是一种会破坏理论的反理论,然而,真正的反理论可能会带来新的启示。例如我发现了一些关于秩序的新观点,其他人则说出不同的观点,那么他丰富了我的认知。B新知识不是一种反理论,不会抹煞过去的认知,而是与旧的知识结合,产生出新的认知。反理论最大的破坏力在于,我们只是凭空想像出来,而没有任何启示或加入任何新思想。我们惯性的思考模式是有爱一定有恨,但是否比然如此。


【问】究竟是什么令人产生反理论?


【答】反理论给我们一个假象,让我们以为自己能随心所欲地思考。无论我看到什么,我立即可以建立反理论,不需理会是否与现实挂钩。这给我们很大的自由度,让我们质疑其他人,破坏其他人,毋须做任何有建设性的事。当我用现象学的精神来处理时,我会把现状如实说出来,放下思考的自由,舍弃追求不同结果的想法,向现象敬礼,这样反而可得到行动自由。反理论令我们可以自由地想像一些脱离现实的东西,可是这样做可以得什么自由?


【问】听你这样说,好像不很安稳。你对自由的看法与都启蒙时代的思维很不同。你认为人不是自由的


【答】自由是有限的。我虽然可以选择走不同的路,但路已经摆在眼前。我虽然可以做一些违反基本事物秩序的事,但无权控制后果,因为后果已经决定了。自由的代价就是要面对所有行为的后果。我若能面对,才能作出行动。我的确有自由思考很多不同的想法,可是我若去思考每个可能性,还剩下多少精力去行动?若我以现象学的精神来处理,我只会找出基本元素,还能有剩余的能量与空间去行动。在既定的空间内,我就能体会自由。

有种惯常的想法是,若我们长期受苦,这必然是应该的。这只是把痛苦合理化,而非承认我们应该改变现状。


【问】你以前在天主教会工作时,有人批评过你太过跟从天主教义。你把圣经演绎到你的治疗工作中。离开教会对你有何影响?


【答】我已成长到超越这些事了。我在离开时没有任何冲突,也没有任何投诉,这些事是我过去的一部分,我的信仰亦然,我已经远离这些事了。当然,过去的经历在很多放慢仍然对我有正面影响,但我不会留恋。我和这里的神父关系良好,我也很尊敬他,试想像若世界没有神父,那会是很大的损失。教会仍然是好的,但已经与我无关。我会尊重他们。


【问】你的价值观有没有随着你离开教会转向心理治疗而有转变?


【答】有。在心理治疗的工作中,我看到很多东西,对我有很大影响。例如在原始治疗中,当有人讲述生命中的悲惨故事时,治疗师会哭了,因为他们被深深感动。这令我很震撼,感受很深,原来治疗师可以对人毫无需求,却依然充满慈悲心。


在南非时,我曾在州立大学中上课,至今依然记得那种惊奇:一群毫无信仰的人竟会那么善良。我当时以为,人一定要有信仰才会做好人,因为信仰可以规范人,令人不做亏心事,归向正途,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。及后发现,这不是真的。一些没有特定宗教信仰的人,对他人的感受反而比有信仰的人敏感。这使我懂得,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敬重与尊崇,并非来自明文规条『人必须爱人及尊重人』,而是发自内心的。


首页
专家介绍
微信客服
心理热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