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性家庭系统排列

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访谈:参破生死便见自性

2023-01-18 11:45:42 admin

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访谈:参破生死便见自性


  万物背后的存在是超越生死的。与存在相比,生命其实很短暂和渺小。

 

【问】家庭系统排列似乎并非只关注活着的人,更重要的是与已死的人有关。已死的家庭成员是否永远存在?


【答】所有可以忆起的死者,包括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等等,都对活着的人有影响,就如同仍然存在一样,尤其是那些被排斥、被遗忘的人。

 

【问】这是否与鬼魂交涉、超度他们的方法?


【答】你要是听过鬼故事的话,游魂野鬼就是因为被拒绝回到某个地方,于是他们不断敲门,想方设法回去。当他们被人接受,有了一席之位,他们就会安息。我在家庭系统中看见,曾被排斥的人若能寻回应有的位置,他们就会带来治疗力量和好事,不会在破坏。如果他们被接受,他们也会离去,不会在骚扰家庭。

 

【问】传统上我们会把死者留在屋内数天,接受赴丧者的默哀和送别,我们相信这样已能让死者安然离开。


【答】这还不够。非洲的祖鲁族人会先埋葬死者,一年后举行出土仪式,把灵魂带回屋内。在仪式中,家庭成员会拿着一条树枝,幻想死者就坐在树枝上,然后把树枝迎回屋内,他们会留下位置留给死者,通常是在摆放啤酒的地方。当有人喝酒时,也会给先人洒几滴酒,作为孝敬。


其他地方也有类似习俗。例如泰国虽然是个佛教国家,但仍保留着一种与佛教教义相违背的习俗。埋葬死者后,大家吃饭时仍然留一个空座位,当作死者仍然存在。在我们的文化里,当我们点燃一根蜡烛时,蜡烛就代表了死者,与家人同在。当死者有了位置,就可以安息,从而把能量转化成正面的力量。

 

【问】这并不常见。


【答】在家庭系统里,我们会把死者带回家庭中,与家人再度融为一体。许多疾病、不安都是源于某个本来隶属于这个家庭的成员,被排斥在系统之外,这些成员通常都已是死人。当他们被带回系统后,其余成员就得到自由。泰国人用仪式来处理,而我们则以心理治疗来处理。过程和效果差不多是一样的。

 

【问】我们和死人的关系通常与恐惧有关吗?


【答】的确如此,因为我们把生命看得很狭窄,以为生命是属于个人的,占有得愈久愈好。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,我属于生命,或者说赋予我生命的背后力量在扶持我,然后它可以让我消失。这种看法似乎更接近现实。一个人若自觉属于大个体的其中一部分,会获得能量的支持,尽管有时这种能量也会带来痛苦。世界不是凭我们的喜好在转动,而是相反,我们被召唤来这个世界,我们必须接受。时间够了,我们便要消失,回到一个未知的地方。


我们不是突如其来出现的。我们透过父母接受生命,其实背后隐藏这更大的东西。有东西透过我们的父母将生命赋予我们。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存在。当我们死去时,我们没有离去,即使活着的人看不到我们,但我们怎可能完全消失?

万物背后的存在,是超越生死的。与之相比,生命其实很短暂和渺小。


由此观之,年纪很小便死去的孩子其实不需惋惜。我们常常叹息早逝的生命,赞叹可以活到90岁的老人家。其实,老翁死后,和只活了一天的小孩有何分别?他们依然在我们的理解以外存在,对他们来说没有分别。


诗人里克尔认为,我们若是为早死的生命哀伤,而不是顺其自然的话,会令死者更难受,我们要释放死者,因为我们迟早也要去那里。


我在治疗时喜欢说一句话,来取得死者的认同,因为这样才能显示活人并非高高在上。我会说:『你已死了,我还会再活一会,迟早我也会和你一样死去。』这样死者就受到注视,生命也不会被放大到比死亡优胜的地步。生命没有好坏,只是短暂地交到我们手中,但每个人都参与的生命整体,是超越生死的。

 

【问】超越生死?那么生与死只是一体两面?


【答】这是两个不同但互相影响的世界。这解释了为何死者可以影响活人。我们对死人可能也有影响,比如说,令他们得以超生。

 

【问】这是很古老的想法。


【答】无论我们怎样叫法,这是很原始的人类思想。有人称之为天堂,有人称之为仙境,有人无法形容这地方。叫法不同并不影响它的形态,这是内心深层的活动。他们认为生命是短暂的。


有人认为若太关注生命背后的存在是什么,可能忽视了目前。很多人以为要抛开世俗一切,以苦行方式静坐修行,才能到达仙境。这是把目前当成障碍,以为必须摆脱目前才能到达更好的境界。这种想法很奇怪,因为目前已包括了将来,只要内心自在,已经能和宇宙整体的能量联系。


我写过一句难明的谚语:『道路就在我脚下』,意思是只要我站在目前,我已找到道路,不用到处追寻。只要我已和整个宇宙环境联系上,积极投入,集中精神认真地生活,面对所有难题和挑战,做好自己的事,不作无谓索求,已经能达到这种境界。

 

【问】日常生活就是练习吗?


【答】把生活当作练习已经过分了,我只需如常活着。

 

【问】你说只需是什么意思?我所说的生活是指在地球上的生活,而非单指目前。人们在生活中竞赛,想得到愈多愈好,做得愈好愈好,体会得愈多愈好,一切很快就会完结。在紧张繁忙的生活里,一起都向外膨胀,向未来奔跑,能够停下来说一声『一切都在这里』是需要修炼的。所以难怪我们的文娱活动市场需求那么大。


【答】一些传统的修炼当然可以帮忙。例如上学、跟从懂得的人学习等等,但也有一些灵修是属于心灵范围的,有些修炼是繁忙、刺激的。要是修炼太多的话,就和平日紧张繁忙的生活没有分别了。

 

【问】你的意思是,就算在心灵范围,我们也要做些事?


【答】很多新浪潮的修炼对我来说都是灵修快餐,令我们以为这种态度不需长期练习,可以一蹴而就。我说的是成长过程,智慧不因一个人寻求就会马上出现。这要通过很多充实的行动,才会水到渠成,慢慢出现

 

首页
专家介绍
微信客服
心理热线